首页  »  {$ModuleName$}

首页  »  产品展示

药品名称:赤芍

所属栏目:产品展示

网址:百草中药.com

日期:2014-04-10 10:57:21

浏览次数:

 【性味归经】苦,微寒。归肝经。
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。用于温毒发斑,吐血衄血,目赤肿痛,肝郁胁痛,经闭痛经,症瘕腹痛,跌扑损伤,痈肿疮疡。
  【用法用量】 6 ~12g。
  【注意】不宜与藜芦同用。
  【贮藏】置通风干燥处。
  【备注】赤芍能清血分实热,散瘀血留滞。该品功能与丹皮相近,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。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,既能清血分实热,又能治阴虚发热;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,以活血散瘀见长。
  【药 名】:赤芍
  【拼 音】:chishao
  【英文名】:red paeony root
  【来 源】: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芍药(野生种)、草芍药、川赤芍等的根。
  【功 效】:行瘀,止痛,凉血,消肿。
  【主 治】:治瘀滞经闭,疝瘕积聚,腹痛,胁痛,衄血,血痢,肠风下血,目赤,痈肿。
  性味归经
  酸、苦,凉。
  ①《本经》:“味苦,平。”
  ②《吴普本草》:“桐君:甘,无毒。歧伯:咸。李氏:小寒。雷公:酸。”
  ③《别录》:“酸,平微寒,有小毒。”
  ④《本草衍义》:“味涩苦。”
  入肝、脾经。
  ①《珍珠囊》:“足太阴脾经。”
  ②《汤液本草》:“入手足太阴经。”
  ③《本草经疏》:“手足太阴引经药,入肝、脾血分。”
  ④《药品化义》:“入肝、小肠二经。”
  ⑤《本草经解》:“入心与小肠。”
  用量禁忌
  【用法用量】:内服:煎汤,5~15克;或入丸、散。
  【用药忌宜】:血虚者慎服。
  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“须(一作‘雷’)丸为之使。恶石斛、芒硝。畏消石、鳖甲、小蓟,反藜芦。”
  ②《本草衍义》:“血虚寒人,禁此一物。”
  ③《本草经疏》:“赤芍药破血,故凡一切血虚病,及泄泻,产后恶露已行、少腹痛已止,痈疽已溃,并不宜服。”

上一篇:燀苦杏仁

下一篇:山楂

返回